三大風雲人物 健康殺手高血壓改寫世界歷史

 

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合力擊敗了法西斯希特勒,但令人非常遺憾的是,他們倒在了同一殺手的槍下。1945年,雅爾達會議上意氣風發的三位巨頭羅斯福、邱吉爾和史達林分別在人生巔峰後的8周、8年和20年後死於高血壓引發的腦猝,高血壓不但改變了個人的命運,也改變了世界格局。

高血壓重新定義 打開健康治療新一頁

20世紀70年代前,醫學界一直將高血壓作為身體的正常代償機制。1949年,Charles friedberg撰寫的經典教科書《心臟病學》,將良性血壓定義為不超過210/100mmHg,所以,三位叱吒風雲的國家元首的高血壓一直未獲得治療。1947年11月,在美國政府支持下,麻塞諸塞州的Framingham小鎮啟動Framingham心臟研究。1957年,Framingham研究報導了首個主要發現,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病將高血壓定義為≥160/95mmHg,揭開了心血管疾病預防與治療的新篇章。

「沉默殺手」易被忽視

高血壓是遺傳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常見的慢性病,遺傳因素約占40%,環境因素約占60%。我國大約每5個成年人就有一個患有高血壓,部分北方患病率更是高達30% 以上。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高血壓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容易被忽視,一發病就是心肌梗死、腦卒中甚至猝死,堪稱「沉默殺手」。非常有必要全面瞭解高血壓的那些事,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

不少人對高血壓不以為然,以為血壓高,不影響日常生活。這種想法是害人不淺!高血壓加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絞痛、心肌梗死及猝死。心臟長期超負荷工作導致左心室肥厚擴大,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長期血壓升高導致顱內小動脈形成動脈瘤,動脈瘤破裂發生腦出血致死致殘。高血壓也會促進腦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缺血性腦猝中。高血壓還可引起腎臟損傷乃至腎衰竭。高血壓可導致視網膜動脈痙攣、硬化、滲出和出血導致失明。更嚴重的情況可引起主動脈夾層,一旦破入心包,死亡率高達100%。

什麼人容易患有高血壓

  1. 具高血壓家族史

父母患有高血壓,或者家族中很多親人患有高血壓,那麼患高血壓的風險比其他人高。一個家庭中相似的生活習慣也是高血壓的促發因素。但是不要緊張,有遺傳和家族聚集傾向並不一定會得高血壓。如果能一直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樣有效預防高血壓。

  1. 喜歡重口味食物

口味重,鈉鹽攝入量越多,患高血壓病的風險越高。每天鈉鹽攝入量每增加2克,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升高2.0和1.2 mmHg;而減少鈉鹽,每天少吃4.4克鹽,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降低4和2mmHg;每天少吃6克鹽,收縮壓降低5.8mmHg,降低冠心病和腦猝風險。建議每天鈉鹽攝入不超過6克,使用限鹽勺,減少味精、醬油等含鹽調味品,少喝菜湯。少食或不食含鈉鹽量較高醃製品和速食麵等加工食品。鉀能對抗鈉的不良作用,多吃富鉀新鮮綠色葉菜、水果和豆製品等。

  1. 喜飲酒

長期大量飲酒不但傷肝,還可引起血壓升高,飲酒量和血壓水準及患高血壓的風險成正比。一次超過3份飲酒量(1份飲酒量相當於355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是45ml40度烈酒)導致暫時性血壓升高,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血壓長期升高。

  1. 體重超標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腰圍超標的人士越來越多。人體脂肪越高,血壓越高。身體品質指數(BMI,等於體重/身高平方)每增加3kg/m2,患高血壓病風險升高50%。脂肪分佈與血壓水準關係密切,腹部脂肪越多,血壓越高,腰圍超標者(男性≥90釐米,女性≥85釐米)發生高血壓病的風險是腰圍正常的4倍以上。肥胖者出現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幾率增加。

  1. 長期精神緊張 壓力大

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存在,不但血壓水準升高,像心肌梗死、腦猝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大大增加。過大的精神壓力來源於過度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及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例如抑鬱症。

  1. 打鼾如雷

睡眠時打鼾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增加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綜合徵、房顫、腦猝、冠心病和猝死風險。同時也是未能控制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早晨血壓升高,應考慮是否與打鼾有關。懷疑睡眠呼吸暫停患者,應及早到耳鼻喉科或呼吸科診治,以睡眠呼吸監測就可確診。除少數需要手術治療,多數可通過呼吸機無創通氣糾正。睡眠呼吸暫停糾正後,血壓會隨之下降,有利於血壓控制。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怎樣注意呢?

  1. 定期監測

一般人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肥胖和血壓偏高的人至少半年測量一次;控制正常高血壓患者的每週測量一次。肥胖人士越來越多,每5個兒童便有一個肥胖。兒童肥胖也可導致高血壓和糖尿病,北京市兒童高血壓患病率已達到9%,肥胖兒童也應定期監測血壓。

  1.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血壓。無論血壓水準如何,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礎。即使沒有高血壓,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於預防高血壓。

降低血壓的健康生活方式

(1)健康飲食

美國專家將DASH飲食列為最健康的飲食,認為DASH飲食營養全面,可以預防高血壓和糖尿病,有益心臟健康。堅持DASH飲食,收縮壓下降8-14mmHg。DASH飲食提倡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和堅果種子類,喝低脂奶,少吃精白麵粉,少吃紅肉,吃適量的雞肉魚肉等。從營養角度來說,這種飲食脂肪少、膽固醇低,鉀、鈣、鎂含量高,膳食纖維、硝酸鹽和抗氧化物質多,對控制血壓非常有好處。

控制血壓的健康飲食——DASH飲食

(2)適量運動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週5天進行每次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週3天進行至少20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以是散步、慢跑等運動。高強度運動指呼吸急促、心率明顯增加的運動。堅持3個月以上,低壓(舒張壓)降低1~4mmHg,高壓(收縮壓)降低2~5mmHg。如果你在高血壓臨界狀態,或剛診斷輕度高血壓不想吃藥,就趕緊行動吧。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車、打球都是非常好有氧運動!

(3)控制好體重

監測體重常用方法就是記錄BMI,最好在22~24之間有益於健康。更要關注決定內臟脂肪含量的腰圍的變化,男性不超過90厘米,女性不超過80厘米。

(4)戒煙限酒

不喝酒最好,即使是飲也只能喝適量!男性每天飲酒量不超過2份飲酒量女性每天飲酒量不超過1個飲酒量(等於355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是45ml40度烈酒)。長期大量酗酒者2周內減少至適量飲酒,收縮壓和舒張壓降低2~4和1~2mmHg。戒酒應逐漸減量,突然戒酒發生嚴重高血壓的風險。

(5)保持心理平衡

好心態也很重要,積極愉快的情感會作用下丘腦垂體分泌有益激素,放鬆神經,緩解壓力,對於預防高血壓非常有益。工作和生活中學會適當給自己減壓,寬容樂觀心理平衡。

(6)藥物治療

最後一條非常關鍵,若患高血壓,一定要及早就診,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堅持藥物治療,將血壓控制到目標範圍內。治療是手段,達標才是目的。

堅持嚴格限鹽、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理念,遠離高血壓的威脅!

轉自《健康與營養》雜誌10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