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高黏血症(或高黏滯血症)以血液粘度增高為主要表現的病理綜合症。具體來說,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其內部各種分子和顆粒之間,以及血液與血管壁之間必然會產生內磨擦力。這種內磨擦力就是血液粘度產生的原因。
患者會出現如頭痛、眩暈、頸強、耳鳴、視覺障礙、四肢麻木、腫脹等癥狀,嚴重者可產生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性損害。
一旦血粘度升高,血液流動減慢,大量脂質、脫落的細胞等易沉積在血管內膜上,血中纖維蛋白、血小板等乘機在異物上聚集,使血管腔狹窄,甚至形成血栓,阻礙血液正常流動,使血液粘度進一步升高,形成惡性循環。
大量研究證明,許多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高血壓病、閉塞性動脈硬化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先天性心臟病、肺原性心臟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脂症、惡性腫瘤、燒傷、休克及慢性肝腎疾病,均與血液粘度升高有關,高粘血症是直接引起心腦血管病的罪魁禍首,因此,積極防治高粘血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