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患者能夠站立時,便需要學習步行及鍛練肌肉。由於中風患者的腳多有下垂的症狀, 患者需要帶上足踝梏具(ankle foot orthosis AFO) 或dictus band以避免步行時足部下垂, 需要拖著腳來走路。
在學習走路時,患者可以以雙手扶著平行欄杆, 在欄內走路。鍛練數天後,患者可一手扶著欄杆,另一手拿著枴杖在欄外鍛練步行。當病況改善時,患者逐漸可以拿著柺杖自己走, 當恐懼心消除時, 便可以不拿枴杖,試試自己走。
練力帶強化肌力 學習屈伸動作
在學習步行的同時, 患者需要鍛練關節的活動,增強肌肉力量和協調,利用重量或練力帶來鍛練肌力,利用相關和相反的動作來教育肌肉,改善中風後肌肉的協調。
大部份的患者都能學習到站立,自己移動身體和走路,但要恢復上肢痳痺的機能則不是一件容易做得到的事。
一般先鍛練靠近軀幹的肌肉和關節,使用吊臂帶來支持癱側的上肢,以避免肩關節半脫位及預防肩關節變形。同時,照顧者需教導患者緊握和張開手指,如果手指和腕肌肉異常屈起或攣縮,便需要學習鬆弛的動作,患者可以用練力膠或穿戴電手套電刺激手掌神經,以達致放鬆屈肌。
當學會了屈伸的動作時,患者便應該學習使用個別的手及比較精細的協調動作,以便能獨立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
靠肌肉刺激器輔助鬆弛肌肉
要促進患者的康復, 患者可採用一些肌肉刺激器來鍛練肌肉, 協調步行和改善生活素質。要減低手掌和手指的攣縮程度和盡快恢復功能, 患者可使用上述的電療機,配以電手套來刺激患側的手掌, 初時將電流調較至最低,刺激手部的神經,然後慢慢增加電流的強度,令肌肉跳動,以手部肌肉得以鬆弛。這些肌肉刺激器亦可用作刺激小腿前外側的肌肉,改善足下垂。
若患者希望減低對足踝梏具(AFO)的依頼,令步行更暢順,患者可使用walkaide,一種功能性肌肉刺激器,它可促進患者的步態,加速下肢的康復。
如中風病人出現昏迷或全身抽搐,宜馬上將他送院。送院前是防止他把嘔吐物吸到呼吸道, 引致阻塞。首先要讓病人側臥或將頭傾斜,若病人口中有嘔吐物,就應用吸痰機把嘔吐物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