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不腰痛 保持腰骨健康三大要訣

在香港,八成人都曾患有腰痛,此可謂是都市人的常見痛症。無論是工作、用餐,還是看電視,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坐,到底如何才能夠減少腰骨的負擔,遠離腰痛?

腰痛除了是創傷引起外,最常見的原因是勞損,即是重覆一些不正確的姿勢如坐姿、睡姿、運動姿勢等。以下的三個提示除了能減少腰壓,更能強化腰肌,即使在日常生活亦能輕易做到。

  1. 每天十五分鐘 坐走腰痛

核心肌群(Core Muscles)是一群負責保護脊椎穩定的重要肌肉群,是指圍繞在脊椎體周圍和深層的腹壁肌肉,在維持脊椎穩定的同時,亦分散脊柱所受到的負擔,減少椎間盤受到的壓力。只要強化此組肌肉群,便能減少腰痛。研究發現,當患上覆發性腰痛,如果每天利用15分鐘作拉展鍛煉,二十天後,腰痛情況便會明顯大減。

防腰痛拉展鍛煉三部曲:

1.保持腰背挺直,盆骨向前及向後活動。

2.保持腰背挺直,盆骨向左及向右活動。

3.保持腰背挺直,盆骨作360度旋轉運動。

強化腰肌可以由生活開始,只要利用一張工作椅,即使是坐着也能改善痛症。Husla強腰工作椅能多方位前後左右傾斜,最高角度可達15度。當工作椅傾斜搖動,使用者會處於輕微失穩的狀態。為了平衡自己,使用者會不自覺地收緊及放鬆腰椎及盤骨肌肉,使腰和盤骨的一些廢用性、僵梗的深層肌肉都得到適度拉展、鍛煉及強化,有效防範腰患覆發。

  1. 護腰靠腰弧 分散腰椎間盤壓力

人體在不同姿勢下,腰椎間盤所受的壓力不同。當身體坐着向前傾,如使用電腦的時候,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更會比站着時增加85%。長期不良的姿勢和習慣,會令腰脊正常向前彎曲的弧度喪失,誘發腰痛,甚至腰椎間盤病變。

人體坐下時產生的壓力,主要由肩膀和腹部承擔,故易令這兩個部位過度受壓。而新設計的正姿跪坐椅則能分散壓力於臀部、大腿、膝蓋以至小腿,使力度廣泛而平均分布。正姿跪坐椅利用了人體工學設計,傾斜的座面令用家的盆骨向前扭,保持腰間弧度,腰背自然保持挺直,當各身體部位受壓減少,自然能減輕勞損引致之不適,適合坐骨神經痛、急性腰背痛,以及需要長時間坐着的人仕(包括o年長人仕)。

  1. 選擇合適腰墊 提供良好承托

平日不正確的坐姿是腰痛最主要元兇之一。研究指出,腰痛會反覆地出現,許多人因長期使用錯誤坐姿,如用電腦時下半身前傾,腰背屈曲,引致椎間盤前邊受到重覆擠壓,長年累月,軟骨擠出,繼而壓迫脊椎神經,引發坐骨神經痛。選擇一個合適的腰墊,便能幫助我們維持正確的坐姿。

在選購腰墊時,腰部的長度、彎度及座位的設計,都是相當重要的考慮因素。首先椅背必須保持挺直,腰墊的位置要稍高於座椅,凸出部位緊貼腰彎弧位。膝後側最少要距離座椅2cm,而腰墊厚度最少需4cm,此能有效減低背部壓力30%。以下六種腰墊擁有不同特點,各具獨特功能,用家可視乎自身需要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