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連多篇的氫醫學文章,相信大家也對氫的益處有不少認識,但為何坊間亦對氫抱抗拒態度?我們整合了坊間的迷思,歸納出以下數點,將一連數天為大家拆解。
我們將以「氫水能醫百病?」、「為何未被主流醫學界採用」2大題目,作為解謎系列的開端:
氫水能醫百病?
世界各地的氫醫學報告證實,氫有助輔助舒緩癌症、阻塞性肺病、腦中風、皮炎等症狀,即使簡單如美顔去皺,氫也能針對性改善。不少人認為氫的威力被「誇大神化」,只是因為大家並不理解氫的特性和機制:
氫是一種重要的生理調節因子,它和一般抗氧化物質最大的分別,是氫具有選擇性抗氧化能力,可選擇性中和「壞的自由基」──羥基自由基(OH)及活性氧自由基(ROS),並還原成水再排出體外;但不會降低好的自由基──一氧化氮水平。(一氧化氮的主要作用是活化免疫系統以及殺菌滅毒。)
另一方面,氫是體積最細和最輕的化學物質,具高度擴散性,能深入難以靶向的部位,直達因活性氧自由基造成的損傷位置,如線粒體和細胞核;透過增加抗氧化酶的數量,將體化的氧化物還原成毒害較低,甚至無害的物質,藉此保護細胞。
基於上述機制,正是氫輔助許多疾病的理據,例如氫可改善心肌氧化物丙二醛(MDA)的濃度,舒緩心肌細胞的凋亡以舒緩心血管疾病;或透過增加超級氧化物──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肝病;即使只是氫的最簡單特性──清除有毒自由基、增強抗氧化活性,已足以緩和皮膚過敏。
圖:研究發現:氫對人體多個器官的疾病都有輔助治療的裨益。
有關氫的更多治療層面,詳情可看:
不過要補充的是:氫的功效與用途固然廣泛,但我們並不推崇「氫能醫百病」的說法,亦非提倡以氫治療作單一治療方案,而是希望鼓勵大眾利用氫作頑疾的輔助治療、疾病預防、改善亞健康,甚至達致較生活化的功效,例如美容、運動後復元等。
為什麼氫至今仍未得到主流醫學界採用?
無可否認,氫目前還未在港得到廣泛應用,部分市民甚至質疑,氫治療未獲醫學界普遍採納,認為氫不是可靠的治療。
雖然氫不是主流醫學,但亦不能以此否定氫的功效。需明白,醫學進步乃源於不斷探求,以口服藥物為例,從研究與發掘,到正式採用及普及,過程中包含(Research and Design, R&D)、臨床前試驗(Pre-clinical tests)、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新藥查驗登記(New drug application, NDA)等多個程序,至少花上10多年時間,還未計需要投放數以億計的資金和過百計的人力。
而全球頭號敵人──癌症,正是一個例證,其治療歷程可追溯至百多年前的開刀手術,百年間,經過不同試驗和探索,直至20多年前標靶藥物才面世,為癌症病人帶來佳音。
可見,一種藥物、治療方案得以從實驗室推廣至社會,所花的心機和時間,絕非一般人能想像。
來自世界各地的氫醫學文章,至今已累積逾千份,反映醫療界對氫的探索從没消減。日本是全球其中一個積極研究氫醫學治療的國家,最早於2007年在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 2007 Jun;13(6):688-94.),刊登氫用作人體保健和養生的文章。上文提及的赤木純兒是全球首位使用氫氣治療癌症的醫生,截至目前,經氫作輔助治療並成功的病症逾400宗,他更於今年將研究集結成書《氫氣使癌症消失!?》,詳細列出氫的原理、如何改善癌症症狀,圖文並茂介紹8個第四期或癌症復發的病人,利用氫輔助治療的康復經過;
日本厚生省更於2016年,將氫氣納為「第3項先進医療【先進医療B】,在特定情況下可作救援使用。
https://www.mhlw.go.jp/topics/bukyoku/isei/sensiniryo/kikan03.html
雖然,目前氫治療未成為主流醫學的治療方案,但對於用作抗疲勞、抗衰老、改善情緒和睡眠等亞健康狀況,氫已被醫學界所接納。隨著世界各地對氫的應用愈來愈普及,醫學研究愈來愈多,相信在可見將來,氫將被應用在更多不同醫學層面上,為各種群醫也束手無策的病例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