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班中學舊同學聚會,談起有否做運動,許多人都表示「有心無力」,雖然大家都已年紀不小,明白再不運動鍛練身體,患有慢性病的風險很高,包括三高、糖尿病、心臟病、甚至癌症。
但每天放工,一身疲累,要再花半小時以上做運動,誠非易事。周末假日又寧願行街看戲、陪陪家人,或與三兩知己大吃一頓。運動?還是拖得便拖。
對於懶於運動的風險人士,若要兼得「舒服與健康」,真是天方夜譚嗎?
其實近年,外國已出現了一些垂直式的聲波震動治療儀,用者只要站上去,便可以有效鍛練肌力,十分鐘的站立,效果已類近60分鐘的帶氧運動,還有助增加骨質密度,對行動不便的長者固有強化肌力之效,而對於一些生活忙碌,難以抽出時間精力做運動的上班一族,更是強身健體的好選擇。
這治療儀器最早期的應用,主要為了防範太空人肌肉萎縮及骨質流失。近年漸用於臨床康復治療及運動訓練之用,實際效用早有許多研究報告証明。
(可參考:http://fullbodyvibration.com/research.html)
它可刺激肌肉,做到類近運動的收縮反應,主要依靠牽張反射(Stretch reflex)。當震動時,骨骼會受到外力牽拉伸長,肌肉也會同時作出收縮的反射動作,全身震動下肌肉一收一放,達致鍛練效果。研究並發現,特定頻率下 (35Hz),可刺激骨骼組織,促進骨質新生及癒合。
這部儀器屬於醫療級別,頻率可以調較。由4至50Hz不等,每個頻率都可針對人體作出不同的刺激效用,適合一家大小不同需要進行鍛練。
1)長者推介:可調較4至5Hz或15至16Hz,可分別刺激上下肢,研究發現六周療程,每周三次,每次做四分鐘治療,長者體能可提升143%、步行質素升53%平衡力增77%。
2)上班一族:可使用12至13Hz或8至9Hz, 可分別刺激臉部及腹部,資料顯示,震動有助刺激生長激素IGF-1,可助促進膠原生長。研究亦指,每週做三次,
每次十分鐘,三個月後腹部脂肪及腸臟脂肪,可分別減達14%及7%。
3)更年期前後女士:推介使用30至40Hz,研究証明,使用八週,可刺激骨質生長,效果更媲美使用骨質藥物。
順帶一提,市面上有許多聲稱可減肥的「震動器」,原理及效用與此儀器大相逕庭,千萬不要混為一談。更重要的是,市面上的震動器設計大多仿似蹺蹺板,震動時會產生前後及左右的搖晃,有機會對人體盤骨、關節及韌帶造成傷害,尤其是長者們。相反,垂直式震動器之震動為上下垂直式,無損盤骨、關節及韌帶,絕對可放心使用。
參考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4oERsp_izw&list=UUuz4N7D929rual-YCNni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