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單享額外9折
立即訂閱樂康軒健康通訊,於網上商店享首單額外9折優惠。您可以在任何時候取消訂閱。
家居安全配備 |
相關文章:
1. 木製便椅 – 優雅木椅外觀,如廁時可把座位板蓋摺起。座位及扶手高度可調校。椅腳附有滑輪,方便移動。
2. 家居電動安養床 – 全長護欄設計,可調校床板高度、背板及膝板傾斜度。病人可自行調較至舒適角度。
3. 減壓充氣床墊 – 兩組氣囊每5分鐘循環交換充氣、放氣,有助分散身體壓力點,預防褥瘡。
4. 臥床用桌 – 可配合床、座椅及輪椅使用。
5. 獨特門欄 – 方便用家自行安全借力上落床。
6. AED半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 – 為突發性心搏驟停(或心臟病)人士進行電擊急救 (存活率每延遲1分鐘就減少10%)
7. 聲波垂直震盪治療儀 – 為中風行動不便患者進行復康運動,針對性鍛鍊不同部位避免肌肉萎縮
8. 輪椅 – 扶手及腳踏可翻起,方便上下輪椅;可摺合,節省存放空間。
9. 助行架 – 高度可調校,可輕易摺合收藏,病人多活動,心境會較開朗,復康自然更有效 。
10. 電子血壓計 – 單鍵操作及特大顯示屏,專為長者而設。
11. 「幫心」低鈉鹽 – 全球唯一可以將鈉減少43%的健康食鹽,鉀和鎂成分有助調控血壓,亦有助維持心臟和血管健康。
1.廁板增高器(連扶手) – 裝在坐廁上,使座高增加5吋。備有軟墊扶 手。適合長者、行動不便或肢骨手術後的人使用。
2.浴缸座板 – 置於浴缸上使用,裝拆方便,配備膠塞避免刮花浴缸。
3.浴缸迷你小凳子 – 輕巧細小,可放置在狹窄浴缸內。備有吸盤,安放在浴缸吸力強,有效防滑防翻,安全穩固。
4.浴缸特強吸力防滑墊 – 吸力強,有效防滑,安全穩固,可適合一般浴缸。
5.浴缸扶手 – 進出浴缸時作支撐用,減低滑倒機會;只須夾緊於浴缸邊緣即可作鞏固支撐。適用玻璃纖維浴缸。
6.牆身扶手 – 方便站立淋浴時或踏進浴缸時借力使用。
7.輔助踏板凳 – 便利患者上落浴室臺階或進出浴缸,椅腳特別穩定,具防滑功能。
8.免裝浴室扶手 – 牢固吸於平滑牆壁上,適用於磚及玻璃表面。
9.可摺式靠背浴椅 – 椅身可摺合,節省存放空間;座墊以EVA樹脂合成膠製成,有助紓減壓力。
10.廁板安全架 – 優質鋁合金製成,堅固安全,可直接安裝在坐廁上,協助使用者於坐廁上安坐和站立。
褥瘡(壓迫性潰瘍),主要因中風 患者行動不便長期坐臥而引起,局部組織 長期受壓持續缺血缺氧,繼而潰爛壞死。 病情輕時,皮膚會呈現泛紅,當壓力移除 數小時後,皮膚可回復正常,但嚴重者可 以出現非常深的傷口,穿透內臟直達骨頭。
臥者平臥時,股骨隆起的部分對身體構成極大壓力,正常隨著局部壓力增加會自行改變姿勢 或移動重心,避免過度受壓,中風患者卻失去這種自我保護能力,加上皮膚與衣物、床單等 長期磨擦,極易誘發褥瘡。
西歐醫學組織提出,30度側臥睡姿最能減輕臥者身體壓力,以往需醫護人員每20分鐘為臥者轉身一次,極度費時失事。
每20分鐘定時水平偵測,助患者減壓轉身 當水平傾側時,對應氣管會自動升起作保護 可調較循環時間 – 3、5、10、20分鐘及靜止模式 設有模式針對病人坐起成病床背板上升時的情況
坐立時盤骨受力最大,減壓坐墊能將承受壓力減至最低,並提供足夠支持,讓患者坐得正確,是輪椅/老人椅等長期坐立人士的必備之選。
保持皮膚清潔,小心處理大小便,若使用尿套、導尿管、尿片時,謹記每天護理,注意更換時間。尿片濕了要馬上換,保持皮膚乾爽,不要使皮膚受到浸潤,減低皮膚受潮而出現潰瘍的風險。
復康運動訓練 |
中風是嚴重的內科急症,本港每年平均約有三千多人死於中風,主要由腦部血管栓塞引起,導致腦細胞突然缺氧,數分鐘內損害相關的身體功能。
面對家人突然中風,徬徨失措實屬正常。統計顯示生存者當中,超過一半會完全回復自我照顧能力,有助家人的關懷照顧及病人積極的態度,能起關鍵性的作用,加上進階而全面的護理方案,助中風患者更快走上復康之路。
因腦組織受損而引起身體功能障礙十分常見,多達四成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語言或吞嚥困難,壓力性褥瘡、失禁、肌肉萎縮、情緒抑鬱等併發症不容忽視。及早開始復康訓練尤其重要,可避免身體機能進一步惡化,亦能預防及減低併發症機會。
中風患者活動能力受阻長期臥床,有機會導致難以逆轉的肌肉廢用性萎縮,甚至令各重要器官迅速衰亡,復康初期便應刻不容緩作針對性預防。
1. 為行動不便人士提供最佳的復康運動訓練
2. 震動傳送到身體,刺激身體每一部分,包括細胞、血管、器官及肌肉
3. 垂直震動防止關節受損,體弱及初次使用者更易適應
4. 4-50Hz特定頻率可調較,令肌肉重複收縮及放鬆,針對性鍛鍊不同部位
5. 在低頻及低能量下亦能提供訓練,方便不同年齡用家
Q:患者不能站立可以使用嗎?
A:可以。訓練平台備有足夠空間放置四腳架或拐杖,不會影響訓練質素。用家亦可以坐著作下身或上身的訓練。
拖腳與神經受損 |
中風‧路難行,是不少病人的現實寫照。即使捱過初期的藥物及物理治療,重新學習走路亦是艱巨的挑戰。
中風患者因腦部受損,影響大腦訊息傳遞,無法指令 小腿脛前肌收縮達至足踝關節背屈,步行時足部未 能完全提起形成「拖腳」。
中風後右腳掌提不起,足下垂情況令我行路有「拖腳」後遺症, 加上右膝關節不能屈曲,每行一步都要把全身重量側去左半身, 讓下垂右腳可作打圈狀擺動向前才成,身體擺動的代償動作相當消耗體力,累得我步行5分鐘已一定要休息。」
準確偵測步行時小腿擺動頻率,利用儀器內置角度感應器,追蹤擺動位置及速度,再調控電流通過的時間,讓患者可以穩定自然步態雙腳步行。
– 訓練大腦重新控制及練習肌肉自主收縮
– 以電流代替大腦發出訊號,適度回復足部活動節奏
– 矯正步行姿勢,協調身體平衡
– 強化足部肌肉,延緩萎縮
– 自動適應患者不同的步行速度
研究顯示*,使用WalkAide三個月後患者步行速度平均增加16%
使用一年後,速度更明顯增加51%效果比一般AFO足踝矯形器更佳
*Stein et al. Neurohab. Neural Repair, 2006
不少患者接受物理治療苦無進展,血管栓塞復發情況仍高。美國近年突破性研發微電流刺激能增強神經元活動,大腦皮層內的血液流動模式亦有所改善。
幫助中風後上肢關節的活動 激活局部大腦皮層,抑制手部痙攣 激發額外運動神經元,對協調能力受損尤有幫助 提高活動能力、增加血液循環、改善軟組織萎縮及創傷
中風6個月以上患者反饋
營養補充食品 |
不同的醫學研究均顯示穀胱甘肽有臨床價值能幫助的以下的一些病患
GSH能中和自由基,有助抗衰老,同時亦是人體其中一種最強的抗癌物質。GSH能加強白血球之免疫功能,加強人體抵抗力。同時解除及排走體內重金屬之毒性及消除多種毒素,有利健康。
想知更多長者護理貼士? 可瀏覽以下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