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單享額外9折
立即訂閱樂康軒健康通訊,於網上商店享首單額外9折優惠。您可以在任何時候取消訂閱。
大部份香港人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困擾,治療方法大多會採用按摩、熱敷或使用止痛藥、止痛膏等;但其實有些常被忽視的療法,對痛症有非常明顯的療效。
痛症必須各施各法,針對治療才可徹底根治疼痛,中醫有云:「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血液微循環不暢通其實跟痛症息息相關。微血管遍佈全身,當微循環受阻,細胞便無法得到足夠的養分,乳酸等廢物亦會積聚,影響身體機能,導致發炎、痠痛。想要改善痛症,必先由微循環著手。
二氧化碳治療
提升微循環血流
醫學界近年發現,二氧化碳治療對改善微循環的效果非常理想。根據一項日本研究,浸碳酸浴比普通熱水浴,血流量高出三倍1。現代人長時間低頭工作,肩頸肌肉緊繃,乳酸積聚。當血液循環大大提升,便能加速帶走乳酸等廢物,紓緩肩頸痛。
玻爾效應
碳酸泉(即二氧化碳泉)在歐洲被稱為「心臟之泉」,早於18世紀已有科學家研究二氧化碳的治療功效。二氧化碳治療原理可透過玻爾效應(Bohr Effect)來解釋:當身體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時,細胞會誤以為缺氧,身體本能反應會擴張血管,加速血液循環,並促使紅血球釋放氧氣,從而提升身體自我修復的功能。
日本研究中2,7名53歲至82歲的住院治療患者每天進行10分鐘全身浴。15次碳酸浴後,受試者的肩膀僵硬和腰痛情況皆有改善,血液循環、疲勞恢復等指標亦有好轉跡象。研究報告指出,碳酸浴有急性和慢性治療效果。急性方面能舒緩全身和足部冷感,慢性方面則能改善腰痛。
另一項研究中3,十位腰背痛病人接受二氧化碳浴治療,實驗組的紓痛評分由21.6上升至26.4分4,即腰背痛減少了21%,有過半受試者給出正面評價,可見碳酸浴有紓緩痛症的效果。
109名乾癬性關節痛患者以二氧化碳為其中一種治療方式,6至9個月後,七成患者的關節指數、牛皮癬造成的損傷以及痛症都有所改善5。
使用方法:每日淋浴5-8分鐘,或按需要每週浸浴1-3次,每次10-15分鐘。
好處:溫和清潔皮膚,增加血液流量,改善手腳冰冷及失眠,紓緩疲勞和腰痛等痛症。
注意事項:使用碳酸浴時應保持空氣流通。
腰痛是非常普遍的痛症,八成人一生中都會受到困擾,腰痛容易反覆無常,很可能是錯找痛楚根源。醫學界亦有發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腰痛反覆的成因之一,真正根治痛魔,必先找出激痛點。
激痛點治療原理
主要是指結節的肌肉組織。當用力不當或長期姿勢不良,肌肉持續收縮,便會形成緊繃區(Taut band),區內的小結節便是激痛點,可以引起轉移痛(referred pain)。肌肉緊繃令活動幅度受限之餘,該區域的血液循環變差,代謝廢物積累,引起較廣範圍的發炎和疼痛。
腰痛最常見的原因是腰方肌損傷。腰方肌是脊柱兩側的深層肌肉,長期姿勢不良可令腰方肌受損、形成激痛點,其轉移痛可牽涉下背以至臀部下方。要治標的話,必須針對激痛點做推壓式治療,否則痛症不會好轉。
要找出激痛點,可以觀察並觸摸身體是否有緊繃、凸出的肌肉,並在這些緊繃區按壓尋找是否有特別痠痛的點。
很多激痛點處於較深層的位置,宜使用較硬身及可作深層按壓的工具,才能針對激痛點深層治療,至於熱敷墊等方法,通常只適用於表層治療,無法深入放鬆肌肉,效果欠佳。
在激痛點上來回按壓至七分痛,並持續30秒,以按壓三次為一組,每天進行一至兩組。這種按摩有疏通之效,促進身體自癒,激痛點便會慢慢消除。
2015年一項研究中6,63名急性下背痛病人分為三組:包括激痛點組、非激痛點按壓組及接受淺層按摩組。治療為期2星期,每星期3次。結果發現,接受激痛點按壓治療的病人比起其他兩組,痛楚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度亦得以提升。
特點:專業模式,以上下垂直捶擊,每秒最高可達40次,深入痛楚根源,深層按摩肌肉,紓緩肌肉緊張和痛楚,有效針對手、腳、背部痛症。
敲擊深度:0.25″(6.4mm)
振動頻率:每秒20/30/40次
特點:無線按摩器,人體工學機身設計,6個替換按摩頭,捶打式按摩全身肌肉,馬達最高可達3500轉/分鐘,深層紓緩痠痛和發炎的肌腱、關節。
按摩模式:捶打、震動
強力馬達:1500-3500轉/分鐘
您是否試過頸梗背痛?很多上班一族或運動員,長期肌肉勞損,筋腱發炎,周身僵硬酸痛,甚至出現肌筋膜沾黏,影響日常生活。近期興起的肌筋膜按壓治療法,做法簡單,可以快速去乳酸、活化關節,碌走筋膜沾黏及周身酸痛。
肌筋膜是包覆肌肉的透明薄膜,負責維持肌肉纖維的形狀,若與周圍組織沾黏,就會阻礙血液循環,造成痠痛,影響關節靈活度和肌肉柔軟度。利用滾筒在身體上來回按摩時,是運用了自身的重量作為壓力來源,加上滾筒表面有脊線設計可以增加壓力,透過深層推壓、刺激肌筋膜,可減少肌肉張力,促進血液流動,為肌肉、筋膜帶來氧氣和養分,排走廢物。研究顯示,使用滾軸按摩棒按摩大腿後肌5至10秒,關節活動範圍可增加4至6%7。
坐在椅子上,雙手握著滾軸按摩棒來回按摩後頸,20次為一組,每天進行4組。
坐在椅子或運動球上,使用滾軸按摩棒來回按摩腰背肌肉30至60秒,每天進行3-5次。
足底滾軸按摩棒放在地上,從腳拇趾開始來回滾壓足底,每次15秒,以3次為一組,每日3組。
將泡棉滾筒放在大腿前方,手肘撐地,前後滾動按摩大腿,可在特別疼痛之處停留按壓10至15秒。
將泡棉滾筒放在小腿下方,雙手撐起身體,慢慢前後來回滾壓小腿,每週進行3-5次,每次60-90秒。
市場上的止痛膏多不勝數,痛症患者可按照疼痛位置、止痛膏成分和額外功效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