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流感高峰期的季節,惡菌當道,容易出現疾病。其實,身體上引起的各種健康問題,很多均源自腸道菌種失衡。人體腸道內的細菌超過500種,而菌種愈多,便能互補支援,繼而發揮更佳的保護作用。
益生菌影響身體幾乎所有部位,近年醫學界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腸道環境與疾病有莫大關係,甚至一些棘手的慢性疾病,也可能是因與益生菌不足而引起,其對皮膚、情緒改善及免疫系統功能均有極大效用。
- 敏感不再來 預防致敏原入侵
一般人認為天氣轉變、接觸到刺激性物質,才會引致鼻或食物敏感。其實,要由根本對付敏感問題,必須先從免疫系統的重要防線──腸道做起。
完整的腸黏膜,功能不只吸收營養,更可作為防範外來病原體入侵的屏障。當腸道壞菌過多,除了會影響腸道生態平衡,更會破壞腸壁,令腸道內代謝廢物或毒素等物質,透過滲漏的腸壁進入血液中,進而刺激免疫系統,引起各種敏感症狀。
多項研究發現,與腸道關係密切的益生菌主宰着腸道免疫力。2015年6月一篇於期刊《鼻過敏國際論壇》發表的大型研究,分析了多達23個益生菌抗鼻敏感的臨床實驗,當中的17項實驗,都發現益生菌能明顯改善鼻敏感患者的症狀和生活。
因此,腸道的菌種必須保持平衡,才能增強免疫力。優質的益生菌應能平衡腸道菌種、強化腸壁屏障和增強免疫:在修復受損組織的同時,強化腸道的防禦能力,阻擋致痛和過敏物質入侵。
- 改善皮膚質素 紓緩濕疹症狀
當腸道內害菌的數量增多,便會大量分解腸內的蛋白質和脂肪,從而產生有害物質,導致腸道老化,而那些有害物質更會加速皮膚衰老。毒素進入身體後,會引起發炎症狀及產生自由基,繼而出現暗瘡、毛孔變粗,肌膚也失去彈性,即使塗再多肌膚保養品,也無太大用處。
當腸道菌群平衡,益生菌則能抑制腐敗細菌生長,保持皮膚的活性,延緩衰老。對於濕疹或皮膚炎患者來說,更能減低他們長久以來的健康困擾。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泛指一系列持久和續發的皮疹,徵狀為發紅、水腫、瘙癢和發乾,伴有結痂、剝落、起泡、開裂、出血或滲血,發於面部、頸項,以及手肘、雙膝及足踝內側,據估計香港患者約有15%,嚴重程度不一,輕者或數年才發作一次。
有些人認為潮濕是「濕疹」的罪魁禍首,然而事實卻未必。濕疹又名「皮膚炎」,患者有兩種,或皮膚較正常人缺乏油脂層保護而容易流失水分,乾燥的秋冬季較常出現症狀。或因為免疫系統發生問題,出現皮膚過敏反應。濕疹成因之一是消化道環境不平衡,若腸內充滿益菌,便有助維持腸內菌群平衡及健康,加強免疫力,過敏物質亦難以入侵。
- 益生菌多元互補 強化腸道屏障
都市人由於工作壓力大,飲食不定時,腸臟功能較容易出現毛病,如腹瀉、腹脹、便秘和絞痛等。根據香港中文大學2009年的統計顯示,香港約有31萬人受腸敏感影響,而女性患者較男性多近一倍。女性本來已經較易受此問題影響,職業女性由於工作壓力和食不定時,風險就更為龐大。
這情況下,益生菌或許是解決問題的良方。2015年一份研究總結了2007-2013七年間發表過有關益生菌的所有實驗,當中涉及的受試者共1793名。結果顯示,益生菌的確有助減輕腸敏感問題,包括腹痛和便秘等等。當腸道菌種平衡,便能抑制壞菌生長,促進腸道蠕動,其後便強化腸道屏障,修復腸壁,阻擋有害物入侵。
- 抗抑鬱情緒 回復好氣息
情緒的波動跟腸道狀況亦息息相關,心情欠佳時,容易引起食欲不振、腹痛等徵狀。反之亦然,如果腸道環境欠佳,人的情緒亦會有所影響。
當人體內的多巴胺和血清素增加,便會感到「幸福」,維持正面及積極的狀態。原來這些物質並非單由大腦分泌:人體95%的血清素由腸道製造,並傳送至大腦。愈來愈多研究顯示,腸道菌群影響人的情緒及行為。
一個2016年有關營養學的科學研究,邀請了一群重性憂鬱障礙(MDD)患者進行實驗,科學家令一半受試者服食安慰劑,而另一半則服食益生菌。8星期後,服用益生菌的受試者憂鬱症狀明顯減少。
3Biotics Ecologic Barrier多元益生菌具備八種優質菌種,達致多重防衛。首先,它能平衡腸道菌種,抑制壞菌生長,促進腸道蠕動,其後便強化腸道屏障,修復腸壁,阻擋有害物入侵。從而提升正面情緒,刺激神經物質分泌,改善心理健康,更能促進免疫機能,刺激抗體分泌,提高免疫細胞活性。
其蘊含的乳桿菌和雙歧桿菌可依附在腸壁上,具有多項研究證實能抑制壞菌生長和減少壞菌毒素分泌,保持腸道菌種平衡。研究證實能修復受損腸壁,令腸壁結構完整度重返健康狀態。研究更發現Ecologic Barrier可提高B免疫細胞活性,並能改善過敏症狀,阻止食物中的致病和過敏物質入侵,預防疾病。
3Biotics含有二十至五十億益生菌,菌量足夠。PROBIOACT多層包覆技術耐胃酸、酵素和膽鹽,冷凍乾燥技術使其保持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