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關鍵賽前一月 適應性訓練調整身體

就到一年一度的國際馬拉松中,不少缺乏經驗的跑手,或會於賽前最後時刻「谷到盡」。但對於馬拉松新手來講,每星期跑超過六十四公里,其實容易增加受傷風險,所以若不適當調整訓練量,隨時得不償失。

馬拉松賽前一個月,最重要是開啟最後的適應性訓練,這樣才能有最佳狀態應付比賽。

2至3周漸減訓練量

參加全馬的跑者,第一周可以先跑22公里,每次以比賽速度完成訓練,隨後2-3周開始逐漸減低訓練量,適當的放鬆讓肌肉以最佳狀態比賽。跑手亦可做不同交替性訓練,如適當加入游泳、踩單車等訓練,以代替部分跑步訓練,繼續心肺訓練、增強耐力,亦可令跑步時所使用的肌肉得到放鬆。關於交替訓練的力度,專家建議約為跑步訓練的兩到三成,但亦需視乎個人體質不同,跑手可先記錄自己每日的訓練量,以訓練翌日肌肉會有輕微疼痛感為度,對訓練作出調整。

良好睡眠助儲體力

馬拉松要跑數十公里,前一晚必須有良好睡眠,不然身體根本難以負荷。但現時不少人日夜生活顛倒,「夜晚唔願瞓、日頭唔願起」,任你賽前一晚提早入睡也好,其實也未必能容易睡着。“時差”是需要時間適應,想能夠早睡早起就必須提早準備,建立起固定的睡眠規律,讓身體逐漸適應。睡得飽自然人都精神啲,這樣才可以 有最佳狀態跑好比賽。

(資料來源: 賈大廚 / Qoos News)

其實要改善表現,進行呼吸訓練亦很重要,只要擁有強大的心肺功能,便能保持肌肉活動,更容易完成比賽。Ultrabreathe™ 呼吸肌肉訓練器備有阻力調較,提高肺部肌肉耐力及持久力,均能顯著減少呼吸困難的情況。可以加插在日常熱身運動之中,於全身鍛煉/競賽前進行完成整套2組各25次的呼吸訓練,練習時效果便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