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難患者要改善呼吸,爲何說來容易做起來難? 因爲患者越是呼吸困難,往往越懶得動,一運動就胸悶氣短,難以為繼。然而,運動量不足又造成心肺功能減弱、呼吸越來越困難的惡性循環。其實,鍛煉呼吸肌不用靠劇烈運動,以下是5種輕鬆做不會累的改善呼吸方法:
適用人群:
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過度呼吸、爆肺/肺部腫瘤手術後等呼吸困難患者
- 縮唇呼吸
改善呼吸的第一步,就是學會如何正確呼吸。過急過快的不當呼吸方式使體内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上升,引起頭暈目眩、胸悶氣短症狀,是造成慢性過度呼吸的主因。醫師建議,呼吸困難患者可以練習縮唇呼吸法:
放鬆肩膀,用鼻子吸氣,雙唇合起(嘟嘴),餘下一細縫,慢慢從唇間輕輕呼出全部空氣。吸氣時心中默數「12」,呼氣時默數「1234」。經常練習可以减輕氣管收窄引起的氣促。
- 橫隔膜呼吸
又稱腹式呼吸,相對胸式呼吸加大了橫膈膜的上下活動、減少胸腔向上運動, 令更多氧氣進入肺部深處,是一種深度、均勻及平靜的呼吸法。
患者可以在晚上躺在床上時放鬆自己,雙手放在兩側下肋,可感覺肋骨向外和向上提升,下腹部鼓起:吸入三秒、停一秒; 再呼出六秒、停一秒。呼氣的時間應較吸氣為長, 以吸氣兩倍的時間為合適。呼氣後亦宜屏息片刻才再吸氣。
- 吹氣球
最簡單的深呼吸練習,就是吹氣球。吹氣球不必貪多求快,反而要放慢動作,吹之前深深吸氣,再慢慢將氣呼出、吹漲氣球,就可以通過深呼吸有效鍛煉肺功能。
- 太極拳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太極拳運動能顯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困難,尤其是活動及說話時,還可降低負面情緒、提升積極生活意願。太極拳運動可以放鬆身體、平和心情,還有機會呼吸到清新空氣,是適合肺弱者的康健運動。
- 呼吸鍛煉儀
這種小巧簡便的呼吸肌肉訓練器受到許多醫生、物理治療師甚至運動員青睞。它以抗阻力訓練方式鍛鍊橫膈膜及胸腔擴張肌肉,強化肺部肌力耐力,從而改善呼吸。患者可以視乎自身情況調教阻力大小。早晚各練習一次,經4-6週訓練後,呼吸耐力就可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