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頸痛困擾不已?或是呼吸方式錯誤引致

三十五歲的蔡女士從事銷售工作,在好些年前已偶爾覺得肩頸痛。早上醒來時,她更覺得眼睛澀脹,同事都指其肝或出健康問題,然而她不以為然,沒有多加注意。直至去年初,她開始睡不安穩,起床時更感到手腳麻庳,喉嚨乾澀易痛、頸膊痠痛、後腦麻脹、容易疲累,有時甚至半夜會麻痺脹痛至驚醒,情況持續數個月,始終得不到紓緩。

她曾看過腦科醫生,照過磁力共振,卻俱查不出原因,她也試過針炙、看骨科,效果都不持久,輾轉之下,她唯有找脊醫。

橫隔膜呼吸減頸痛

「脊醫為我做手法,為我放鬆頸椎肌肉,她還替我做了一個二氧化碳呼吸測試, 她說,我用的是胸部呼吸,而且呼吸過快,她認為那是我頭、面麻痺的主要原因。」蔡女士說,脊醫教她以橫隔膜呼吸,雖然這不是短時間能掌握的呼吸模式, 但她依照脊醫指示,當晚躺在床上,盡量運用腹部放慢呼吸,以感覺腹部一升一沉。

「那晚我真的再沒有手腳或頭面麻痺。」蔡女士對此大感驚喜,「因我呼吸過快,睡覺時不自覺以口呼吸, 因此脊醫叫我晚上以膠紙貼上雙唇,很奇怪,翌天真的不再感到口部乾澀了。」

蔡小姐表示,其後的一個多月,她的頸痛症狀也逐漸消失,至今個多月也不再復發。在她量血壓時,下壓由90多降至70多,晚上睡得安穩,精神明顯改善了。

呼吸肌肉鍛練器輔助練習

脊骨神經科醫生李嘉瑜表示,慢性肩頸痛是香港人常見的痛症,但一般人認為頸痛是因為工作過勞、姿勢不良、過度用手機所致。然而,近年外國研究發現,超過八成的慢性頸痛人士的病因,都是因為錯用了胸式呼吸所致﹙reference﹚。要真正根治問題,首要是學懂橫隔膜呼吸。

要學懂橫隔膜呼吸,並持續而行,對一般人並不容易,除了靠悟性或不斷練習,亦可依靠一些專門用以鍛練呼吸肌肉的鍛練器輔助。

如想知個案治療詳情,可參考在近期出版的《頑症不藥而癒》。

《頑症不藥而癒》主要是一本有關常見一些棘手病症,以傳統西藥未必可有效根治,卻可依靠一些物理治療儀器,達至十分理想效果。每篇都會剖釋一種常見的都市棘手病,並有個案為例,十分生活化,每篇更有專家,包括物理治療師、脊醫、護士或中醫師等,詳細分析個案患病的機制及原因,並講解有效的治療方案。

想知詳情,可參考《頑症不藥而癒》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