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栓塞、心絞痛、心肌梗塞、高膽固醇 l 納豆激酶一一擊退

腦栓塞、心絞痛、心肌梗塞、高膽固醇 l 納豆激酶一一擊退

日本漫畫經常見到納豆的蹤影,其味道並非人人接受,甚至有人形容納豆有股說不出的「臭味」,但它同時蘊含日本人長壽的奧秘。

納豆由黃豆發酵而成,而納豆菌發酵後所產生的蛋白酶,就是我們下文提及的「納豆激酶」。

早於1987年,日本富崎醫科大學教授,無意中將納豆滴在血塊之上,十多個小時後發現血塊能自行分解,原因是納豆蘊含天然血栓溶解酵素──納豆激酶,能夠將纖維蛋白源分解。

什麼是纖維蛋白源?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體內會製造越來越多纖維蛋白,令血液變得黏稠、凝固,淤塞血管。

納豆激酶在纖維蛋白源中的角色

納豆激酶可將纖維蛋白源分解成細分子,目的是稀釋血液,溶解血塊,從以令到血壓下降,進一步擊退腦栓塞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動脈粥樣硬化、膽固醇過高、高血壓、老人痴呆、視網膜中心靜脈堵塞症等問題,最終達到降低因纖維蛋白所引致的血栓之風險。

納豆激酶可將纖維蛋白源分解成細分子,令到血壓下降,擊退腦栓塞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膽固醇過高、高血壓等問題
納豆激酶可將纖維蛋白源分解成細分子,令到血壓下降,擊退腦栓塞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膽固醇過高、高血壓等問題

臨床研究證實,73名受試者分為兩組,實驗組每天服食3顆天然納豆激酶膠囊,後者服用安慰劑。4星期後,實驗組血壓明顯降低,8星期後收縮壓更平均下降約13mmHg。

ByeBye鼻竇炎及鼻息肉

同樣道理,當鼻子充斥黏液難以排出,便會出現呼吸困難的徵狀,引發鼻息肉和鼻竇炎;而支氣管的濃痰,也可借助納豆激酶之力逐一分解,成功排出體外。

支氣管的濃痰,也可借助納豆激酶之力逐一分解,成功排出體外
支氣管的濃痰,也可借助納豆激酶之力逐一分解,成功排出體外

納豆激酶有副作用嗎?

心水清的你或許有疑問,納豆激酶可抗凝血,能否配合其他藥物一同服用?答案是否的,只要病人正服用任何抗凝藥,也不應該同時進食納豆激酶,以阿士匹寧為例,更會導致小腦出血的。

只要病人正服用任何抗凝藥,也不應該同時進食納豆激酶
只要病人正服用任何抗凝藥,也不應該同時進食納豆激酶

納豆VS納豆激酶

有人認為,納豆激酶提煉自納豆,直接服食納豆豈不更直接了當?天然納豆激酶膠囊1天服食3顆,便能吸收2,000FU 以上的納豆激酶,成效遠高於一般纳豆;而且正如本片開場所言,納豆的濃烈氣味非人人所能接受,而納豆激酶卻可成功剔走怪味,容易入口。

更多文章 

高血壓
戒油戒鹽降血壓? 高血壓2大誤區及2大調理新法

高血壓戒油戒鹽降血壓?高血壓誤區及調理新法 近日有新聞報道,一名高血壓女士聽信偏方,長期戒油戒鹽、大量喝水,導致「水中毒」,出街買菜時突然暈倒。高脂高鹽固然增加高血壓風險,但完全不吃油鹽就對健康更好?服藥之外,穩定血壓還有沒有其他好方法?本文為你一一解惑! 油鹽不進,大腦停工 高血壓飲食的兩大誤區,就是完全戒油和戒鹽。為何高血壓患者要限制鹽分攝取?食鹽(氯化鈉)過多,使身體的鈉濃度升高,促使血液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或造成交感神經異常而使血壓調節失常。然而,不吃鹽不等於更健康!鈉能維持身體基本的滲透壓,血鈉濃度過低會使身體電解質不平衡,容易疲倦無力。 再者,高血壓患者每日服用的降壓藥中含有利尿劑,完全不攝取鹽分加上過量飲水,更會造成急性「水中毒」(稀釋性低鈉血症);嚴重者可能昏睡、昏倒,甚至損壞腦細胞。事實上,不少老人都曾因低血鈉送急診,若血鈉低於120mg/dl,會有意識不清、抽搐等生命危險。 營養師建議,高血壓病人每日應攝入5~6克鹽(2000~3000毫克鈉),新鮮食物中含有的鈉相當於1~2克鹽分,因此患者另外需補充3~4克鹽。患者可以選用PANSALT等低鈉鹽,一邊減鈉一邊補充鉀和鎂,降血壓效果甚至優於同時食用普通鹽及降血壓藥Enalapril! 高血壓和高血脂息息相關,許多三高患者因此怕吃油、怕膽固醇,但最新科研發現,自由基才是高血壓罪魁禍首,過多的糖(碳水化合物)是幫兇!高血糖水平會使低密度脂蛋白LDL「更加粘稠」,更易黏附動脈壁。而人體代謝廢物自由基破壞動脈内皮、氧化LDL脂蛋白,使其堆積在血管,導致動脈血管硬化、高血壓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糖分超量,就算戒油也照樣高血壓! 此外,我們的大腦也極其需要脂肪提供養分。腦内膽固醇含量佔人體膽固醇總量的23%,負責穩定神經元、加速信息傳遞,缺乏膽固醇可影響認知記憶功能、導致腦退化。因此,怕血壓升高而完全拒絕油脂,等於斬腳趾避沙蟲,不僅治標不治本,更危害身體和大腦機能。 飲水沖涼控血壓,有望擺脫藥物依賴! 高血壓是慢性病,必須每日服藥控制。然而,現時常用的降壓藥物,會造成多種副作用,包括尿頻、噁心、頭暈頭痛、味覺變化、腸胃不適、昏昏欲睡、性功能障礙等,大大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不過,有沒有想過每日飲水沖涼,就可以穩定血壓?這裡所說當然不是普通食水,而是最新科研發現的碳酸水沐浴和飲用氫水。這兩種方法無需額外服藥或特別措施,只要每日堅持就可以控制血壓在一定水平,日後患者有望在醫生建議下逐步減藥、甚至停藥。 研究發現,只要在普通食水中加入氫分子(H2)飲用,就有顯著的降血壓效果 。高血壓和高血脂、粥樣動脈硬化息息相關,當血液積聚太多垃圾,令黏稠度升高、血流不暢,心臟不得不升高血壓來輸送血液。而氫分子是體積最小、滲透率高的抗氧化劑,能夠針對清除人體產生的廢物——自由基,從而疏通血管、降低血脂,當血流速度恢復正常,血壓也會回落至正常水平。 另有科研證實,用碳酸水洗澡就可幫助降血壓,更能使患者整天維持相對低的血壓 。沐浴時,碳酸水中的二氧化碳經皮膚吸收進入皮下,由於波爾效應(Bohr Effect)使皮下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並降低血壓。研究中一名67嵗的十年高血壓患者,服用藥物六年也未能改善夜間高血壓問題;但在人工碳酸浴治療後,她的夜間收縮壓、舒張壓及平均血壓都有所下降。碳酸浴治療不必大費周章,只要有B-Da人工碳酸泉裝置,在平日淋浴的熱水中加入高濃度二氧化碳,就成了可以降血壓的碳酸浴。 [...]

糖尿病和高血壓 4種併發症知多啲

根據衛生署紀錄,糖尿病在本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位居第10位。2015年的總死亡人數為1.1%,事實上糖尿病有關的死亡多由各種併發症所導致,所以 實際死於糖尿病的人數相信較此數字為多。 至於高血壓亦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衞生問題,全球每5個成年人中,便有多於一個(22%)患有高血壓,其高患病率和併發症都是致命的風險之一。 併發症的出現會影響身體各部位,以下是幾種糖尿病和高血壓常見的慢性併發症: 中風– 高血壓和糖尿病均會導致動脈硬化、冠性動脈疾病,造成腦中風。 冠心病– 糖尿病伴發高血壓的比例,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4倍,而高血壓也是冠心病獨立的危險因素,因而顯著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 黃斑水腫– 糖尿病和高血壓相互影響,會損害小血管、微血管,導致滲出增加,血液跑到視網膜裡面去,黃斑就會腫起來。慢性或復發性黃斑水腫,最終可造成感光細胞受傷耗損,而永久喪失視力。 慢性腎衰竭– 根據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指出,當腎臟組織受到長期嚴重傷害,便會影響其功能,引致慢性腎衰竭。當中45%糖尿病患者和10%高血壓患者均有機會患上慢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並不能治癒,故其治療目標在於延緩腎衰竭的速度、減少併發症和控制徵狀。 生活質素改善,相對提高患上糖尿病和高血壓風險,兩者均伴隨很多慢性併發症,這些慢性併發症都是不可逆轉的,一旦發生令病人和家屬帶來負擔。故此,從源頭控制,時刻監測糖尿和高血壓風、了解慢性併發症的高危原因,是控制和延緩糖尿病和高血壓病情的重要一環。 更多相關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