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影響我們的「第二腦袋」?

男同事阿杰年紀輕輕,多年來已飽受腸胃困擾,雖然他每天都會排便,但糞便都多是軟軟的,甚至稀爛。尤其是每次飲冷飲,例必肚瀉,所以多年來他都戒絕生冷飲食。因腸胃經常不適,整個人亦容易疲累,他曾看過中醫,都說他腸胃問題是濕熱,會較易疲累及易生口瘡。服過幾次中藥後,亦未有明顯改善。

一個多月前,在同事介紹下,他開始服用了一種集合八種益生菌種的Ecologic Barrier口服沖劑,他最初也只想著姑且一試的心態,結果卻喜出望外。

「服用五六日後,發現排便情況有明顯改善,以往糞便多是稀爛,但如今都可成狀。而且體內濕熱改善,以前我很易感到疲累,渾身提不起勁,如今真的精神多了。」

愈來愈多研究發現,益生菌對人體健康無比重要。

人體內有10萬億細胞,但細菌卻多達十倍,達100萬億。故此可以誇張地說:人是由細菌組成的。無論我們健康與否,身體內外都佈滿細菌,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擁有足夠的益菌,用以對抗惡菌。

過往數十年,科學家已證明益菌有助腸道平衡,維持健康的消化及營養吸收。但一些人生活壓力大、年紀大、患有長期疾病,或吃抗生素過多者﹙很多肉類都含有抗生素﹚,腸道益菌不足,最常見是會出現許多消化及腸道症狀,如腸易激綜合症及肚瀉等。

近年發現,益菌和惡菌的數量失衡,亦會讓我們出現腸道滲漏(Leaky gut)──腸壁原本緊密連接的細胞,會受惡菌損害,出現隙縫及滲漏,原本不應進入身體內的較大粒的蛋白或有害物質,便會如入無人之境,穿透進入腸道血液內,這些物質包括病毒、細菌、及會擾亂免疫系統的致敏元兇,如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質。增加體內益生菌,便可以阻截腸滲漏問題、有助強化免疫力及防範各種敏感症。

最近醫學界更指出,腸道是我們的第二腦袋,因為許多重要的神經傳導物,包括血清素、多巴胺、γ-胺基丁酸﹙GABA﹚等都會在腸道製造;腸道的益生菌可助生產色氨酸 (Tryptophan),後者是製造神經傳導物質的重要元素。

這些研究顯示,補充益生菌有助改善情緒及與情緒有關的疾病,包括抑鬱病、自閉症、偏頭痛等。

Ecologic Barrier與情緒及偏頭痛

不但如此,更有研究提出,偏頭痛病人服用益生菌Ecologic Barrier十二周後,頭痛日數減少23%,與口服止痛藥的效果相若。後者更能減少偏頭痛的日子29%。(註1)

於《時代雜誌》(註2),2015年4月10日刊登的報導,指出正常人服用益生菌Ecologic Barrier四周後,情緒比沒有服用者更能抗壓,表現更正面及積極,負面想法及悲傷情緒顯著減少28%至26%。(註3)

除了情緒外,近年醫學界更指益生菌有望可幫助減肥、治療癡肥問題等。

參考文獻:

註1:Steenbergen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test the effect of multispecies probiotics on cognitive reactivity to sad mood, Brain Behav Immun. 2015; 48:258-264

註2:”Can Probiotics improve your mood?”, by Time Magazine on 10th April 2015, website: http://time.com/3817375/probiotics-depression/#3817375/probiotics-depression/

註3:de Roos NM et al. The effects of the multispecies probiotic mixture Ecologic® Barrier on migraine: results of an open-label pilot study. Benef Microbes 2015; 6(5): 6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