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單享額外9折
立即訂閱樂康軒健康通訊,於網上商店享首單額外9折優惠。您可以在任何時候取消訂閱。
據醫院管理局統計,2004-2006年期間,專科門診覆診風濕病的個案超過11,800宗,當中四成以上個案屬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免疫系統會攻擊自身組織,導致關節紅腫、疼痛(例如手部關節出現對稱性腫痛)、僵硬和變形,尤其早上起床後,患者關節會出現「晨僵」,即關節僵硬並持續30分鐘以上的現象。此外,患者亦會感到疲倦,體重變輕,或是發燒。如關節持續發炎,更會連帶破壞肌肉、血管和神經等,大大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
醫管局的數據更顯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3-4倍──關節損壞數目愈多,死亡率就愈高。
類風濕關節炎的確切成因仍然不明,但下列是一些常見的風險因素:
目前還沒有可以徹底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但可以通過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等來紓緩疼痛不適。藥物方面,有傳統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生物製劑等,以抑制炎症和減少對關節結構的破壞。非藥物治療方面有物理治療和手術等。物理治療有助加強肌力,減少和預防關節勞損。此外亦能使用冷熱敷以紓緩痛楚。嚴重關節受損的病人可能需進行手術,例如換成人工關節或關節滑膜切除術。
日常方面,病情嚴重時,患者應多休息,少進行會影響關節的活動,在病情緩和時,反而應該適量活動以加強肌力。飲食方面,要確保攝取足夠蛋白質和鈣質,多吃蔬菜水果和食好油,例如橄欖油(但注意特級初榨橄欖油煙點較低,不能高溫煮食),因為近年有研究發現,橄欖油能有效預防和減緩類風濕關節炎。
根據一份刊登於《美國醫療營養雜誌》的文章,研究人員曾在希臘南部進行研究,比較145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和188名健康人士的飲食。結果顯示,食用較多橄欖油和蔬菜的人士(平均每日食2.9份)比食用較少者(平均每日食0.85份)的患病機會要低75%。
特級初榨的橄欖油裡(精煉油的營養會流失)含有大量抗氧化羥基酪醇,能中和攻擊人體細胞的自由基,保護身體免受氧化傷害。橄欖油裡的橄欖苦苷又有天然抗炎的效能,可以減輕關節發炎疼痛的狀況。以上都可能是橄欖油有效預防和減緩類風濕關節炎的原因。
除了橄欖油,亦可以飲氫水和服用魚油、磷蝦油。氫是最細小的抗氧化劑,能夠深入身體各部位,消除自由基,抑制炎症,減輕關節腫痛。臨床研究顯示,氫水有助改善關節腫痛達41%,DAS28(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28處關節疾病活動度評估)的平均分數由3.83降至2.26。
魚油和磷蝦油皆含有天然抗發炎功效的奧米加3,有助紓緩關節不適。一項研究中,90名關節痛患者連續食用磷蝦油或安慰劑:7天過後,服用磷蝦油已顯著減少關節不適29%、僵硬問題20%及機能損傷23%;14天後更可降低不良因子30%。另有研究以125名關節痛人士為對象,其中有60%表示進食魚油後,關節痛得到改善。
另外,患者也要關注自己的腸道健康,因為腸滲漏可以引發類風濕關節炎。腸滲漏的成因很多:壓力大、飲食及生活習慣等等可引致腸道益菌和惡菌的數量失衡,壞菌比好菌多,腸道環境變差,腸壁原本緊密連接的細胞便會出現隙縫及滲漏。這時,致敏原、惡菌等有害物質,便會乘機穿透進入腸道血液內,引起免疫系統反應,產生抗體攻擊體內的正常細胞,造成不正常的發炎,類風濕關節炎便會由此引起。
補充益生菌,能夠平衡腸道菌種,提高B免疫細胞活性,有抗發炎作用,透過強化腸道屏障,阻止食物中的致病和過敏物質入侵,從根源防止類風濕關節炎的誘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