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單一結果

心悸

心悸(Palpitation)是指因心臟不規律跳動而感受到不適,有時伴有眩暈和呼吸困難。有時,正常人即使心臟健康也會出現心悸,是一種普遍現象;然而,經常性心悸也有可能是冠心病、肺氣腫和哮喘等嚴重疾病的病徵,也可能與貧血或甲狀腺異常有關聯。

病因

心悸的成因大致分為以下四種:

  • 心律不齊,可能由冠狀動脈疾病、風濕性心臟病引起
  • 心臟神經官能症,如壓力過大、神經緊張、焦慮症或恐慌症引起
  • 新陳代謝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發燒、低血糖等
  • 飲食藥物引起:飲酒、喝茶或咖啡、尼古丁、古柯鹼等都可能使心跳加快。而治療氣喘的藥物也可能造成心悸

症狀

心悸的感覺是心臟連續快速跳動,或是心臟突然短暫地強力收縮,間歇性停頓一下。除了心跳加快,通常伴隨有胸悶胸痛、氣喘、頭暈、盜汗、血壓降低,甚至昏倒的症狀。

閱讀更多

診斷/治療

通常醫師在詢問患者的病史與症狀後,會安排患者作病理檢查及心電圖檢查。如果懷疑心悸是由心律不齊所引起,便可能安排特殊的心電圖檢查如廿四小時攜帶式心電圖或手腕式心電圖做較長時間的記錄,以期瞭解是那一種心律不齊,再根據診斷出來的病因對症治療。對於沒有其他併發症的功能性心悸患者,心悸可以不治而愈,但需要做到注意休息,避免過度興奮,盡量少吸煙,少飲茶、酒等刺激性大的食品,以防刺激擾動加重病情。

如果在家中突然感到心悸,可以採取以下方法迅速緩解:

  • 咳嗽:心慌時大力咳嗽幾分鐘,可在胸前造成壓力,穩定心跳。
  • 深呼吸:緩慢深呼吸有助放鬆身體,增加大腦的氧氣供應,穩定心跳,對恐慌等心理因素引起的心悸非常有用。
  • 冷水;喝冷水有助減輕壓力、焦慮、頭暈,使心跳回復正常。

此外,在日常飲食中注意補充鎂,就能及早避免心悸問題。鎂是心臟中有四種最重要的電解質之一,如果鎂電解質不足,可能會出現心悸。鎂有助於改善心臟和神經系統,使身體血液循環順暢,因此,多吃深綠色蔬菜、堅果、牛油果等富含鎂的食物有助於預防心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