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單享額外9折
立即訂閱樂康軒健康通訊,於網上商店享首單額外9折優惠。您可以在任何時候取消訂閱。
食欲不振是指進食的欲望降低,嚴重者可能發展為厭食症(Anorexia)。人的舌頭上味蕾上有味覺接收器,食物的美味分子需要先溶在水中,接受器接才能收到。乾燥食物一般對於味蕾的刺激性不夠強,難以提起食慾。
長期食慾不振會使人營養不良,體重減輕、導致疲倦和煩躁,如果是青少年兒童則容易影響生長發育。此外,食慾不振也會削弱免疫系統,導致脫水,亦會加重原有的心理問題,包括壓力,抑鬱症或焦慮。
而神經性厭食症患者往往有體重過輕、過度運動等問題,但對自我認知存在嚴重偏差,如認為自己太胖等。患者更可能出現骨質疏鬆、月經不調或停經、不孕不育以及心臟損傷等併發症,嚴重者可因營養不良、電解質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器官衰竭而導致死亡。
普通的食欲不振可以服用增進食慾或有助消化的藥物來治療。食欲不振者,可以改變飲食方式,如少食多餐;情緒不佳會影響食欲,因此日常用餐時,最好保持輕鬆及愉快的心情。餐前可以適量食用一些開胃小菜或飲用開胃飲料,如山楂片、酸青瓜、酸梅湯、冬瓜茶等,而進餐時盡量避免飲下大量液體以衝淡胃酸。烹飪時應注意色香味的搭配,也可以使用黑胡椒、孜然、大蒜、迷迭香、百里香等促進食欲的調味品,不僅刺激味蕾,還能增加胃中常見的鹽酸分泌,加強消化。
此外,研究發現,鋅能增強人對食物的味覺,鋅缺乏時,會有味覺、嗅覺缺失的現象;而銅是用來平衡鋅的。因此,食欲不振者可以適當補充銅和鋅,多吃肉類、肝臟、生蠔、堅果等富含銅和鋅的食物。
對於神經性厭食症,如患者身體已嚴重虛弱,治療的首要目標是增加體重至安全範圍,以免出現生命危險;其他體重偏輕的患者也可用增進食慾或助消化藥來輔助治療,精神藥物也會緩解患者的抑鬱和焦慮。此外,心理輔導治療也能幫助患者走出厭食和自暴自棄的困境,糾正對自身形象的認識、恢復正常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