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方向對付二噁英 抗氧化好油 + 排走有毒活性氧

我們無法控制街外的二噁英數值,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抑制其在體內氧化,把癌症風險大大降低。

最近,二噁英成為城中熱門話題,許多市民都擔心無辜吸入二噁英,對身體構成極大危機,包括不育、畸胎及致癌等,人人自危。

影響深遠的二噁英

二噁英可怕之處是可以殺死淋巴細胞,並引起免疫系統失調,化學博士K.Kwong日前在社交媒體表示,經高溫燃燒所分解出來的二噁英會影響人的精子及生殖能力,有可能導致畸胎[1];更甚至引發致癌 [2]──當我們身體發炎或免疫系統受損,當抗氧化功能下降無法中和過盛自由基,最終演變成癌症。

我們無法控制街外的二噁英數值,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抑制其在體內氧化,把癌症風險大大降低。
我們無法控制街外的二噁英數值,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抑制其在體內氧化,把癌症風險大大降低。

二噁英屬於脂溶性且十分穩定,吸入身體後半衰期長達20年。我們無法控制街外的二噁英數值,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抑制其在體內氧化,把癌症風險大大降低。

1) 氫水/氫氣  針對清除有毒活性氧

研究發現,「二噁英」會增加體內氧化反應,產生多了活性氧分子 (ROS),同時減低身體的抗氧化功能。市面上許多食物或補充劑都聲稱抗氧化,但具有針對性對抗活性氧ROS,氫絕對是首要選擇之一。活性氧(ROS)是新陳代謝的生物產物,對身體既有正面的作用,亦有負面的影響。

市面上許多食物或補充劑都聲稱抗氧化,但具有針對性對抗活性氧ROS,氫絕對是首要選擇之一
市面上許多食物或補充劑都聲稱抗氧化,但具有針對性對抗活性氧ROS,氫絕對是首要選擇之一

好的活性氧:

在體內對抗細菌和病毒等異物,增強免疫力及保護身體的作用。

毒性氧 ( 多餘的活性氧 )

減弱抵抗力、破壞免疫系統及攻擊細胞,是衰老和眾多慢性疾病的原因。

氫是宇宙中最細小的抗氧化分子,體積比維他命C小87倍,能輕易迅速進入皮膚、黏膜、骨骼,甚至可穿過血管腦部屏障,深入人體器官、組織、細胞抗氧化,趕走有害自由基,減輕炎症反應。

研究發現,氫分子能順利滲透腦膜屏障及其他器官組織,達到消除毒性氧的功效。最重要的是,氫可以針對性消除毒性氧,而不會影響有益人體的氧分子,

有效抗氧化,從而抑制發炎及過敏症狀,令人放心使用。[5]

研究發現,氫分子能順利滲透腦膜屏障及其他器官組織,達到消除毒性氧的功效。最重要的是,氫可以針對性消除毒性氧,而不會影響有益人體的氧分子
研究發現,氫分子能順利滲透腦膜屏障及其他器官組織,達到消除毒性氧的功效。最重要的是,氫可以針對性消除毒性氧,而不會影響有益人體的氧分子

橄欖油  超強力油溶性抗氧化劑

正如前文所指,二噁英屬於脂溶性,只會溶在脂肪中,如果著眼進食水溶性的維他命抗衡身體氧化,根本搔不着癢處。早有文獻記載[3],橄欖和橄欖油均含有大量抗癌的化合物,其油性性質能效包圍親油性的二噁英,從以發揮抗氧化作用,抑制細胞變異,減低患癌風險。

摩洛哥OLIVIE Plus 30X,抗氧力較一般初榨橄欖油高出30倍,內含的羥基酪醇(hydroxytyrosol)不僅粒子細小,其抗氧化效能分別較葡萄籽及維他命C高出1倍及20倍,能抑制自由基形成,進一步減低患癌風險。此產品獲USDA有機認証,並曾獲美國、英國、米蘭及上海等多項國際橄欖油大奬。

摩洛哥OLIVIE Plus 30X,內含的羥基酪醇(hydroxytyrosol)不僅粒子細小,能抑制自由基形成,進一步減低患癌風險。
摩洛哥OLIVIE Plus 30X,內含的羥基酪醇(hydroxytyrosol)不僅粒子細小,能抑制自由基形成,進一步減低患癌風險。

相關文獻

[1] Courtney KD, Moore JA. Teratology studies with 2,4,5-tr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and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Toxicol Appl Pharmacol. 1971;20(3):396–403.

[2] Bertazzi PA, Consonni D, Bachetti S, Rubagotti M, Baccarelli A, Zocchetti C, Pesatori AC. Health effects of dioxin exposure: a 20-year mortality study. Am J Epidemiol. 2001;153(11):1031–44.

[3]Owen RW1, Haubner RWürtele GHull ESpiegelhalder BBartsch H.Olives and olive oil in cancer prevention. Eur J Cancer Prev. 2004 Aug;13(4):319-26.

[4]Harris, D. C. (2010).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Macmillan.

[5] Hong Y1, Chen SZhang JM. Hydrogen as a selective antioxidant: a review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J Int Med Res. 2010;38(6):1893-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