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易痛風?高尿酸危害知多少

糖尿病患者,通常都會時刻關注自己的血糖、血脂(膽固醇)、血壓水平,檢測是否有「三高」風險,不過,還有一項測試容易被糖尿病患者忽略,那就是尿酸測試。近年有不同研究發現尿酸高和一系列代謝問題和心血管疾病的關連,所以醫生如果發現病人尿酸高,會做進一步檢查去排除糖尿病、膽固醇高等疾病。

 

什麽是尿酸

尿酸(Uric Acid)是人體内嘌呤/普林(Purine)的最終代謝物,由身體細胞的自然分解和所吃的食物(如海鮮和酒精)產生。尿酸主要通過腎臟排泄,健康情況下,大部分尿酸被腎臟過濾掉,並經由尿液排出體外。然而,不良飲食習慣,如高果糖飲食,或藥物及酒精影響,均可導致高尿酸血症。高尿酸狀態下,尿酸鹽沉積,不僅會導致痛風發作,也可導致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等疾病發生。

 

高尿酸有什麽危害?

眾多國內外研究顯示,高尿酸是慢性疾病的警號,如糖尿病、痛風、腎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

 

高血糖和高尿酸息息相關,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形成高尿酸。研究發現,尿酸高的人患有糖尿病的比率比尿酸正常的高至少兩倍;反之,糖尿病患者亦較容易有尿酸高。其原因可能與腎臟尿酸排泄功能異常有關,二型糖尿病患者身體脂肪組織多,而脂肪中含有一種酵素,能轉化嘌呤成為尿酸,可導致血尿酸生成增加,嘌呤分解代謝性增強。尿酸也是血管粥樣硬化病變的風險因素,可加速2型糖尿病患者的腎臟病變。

 

另一方面,尿酸過高是引起痛風(Gout)的主因。尿酸鹽結晶沉積於關節,令關節腫大疼痛,造成痛風性關節炎,最終破壞關節導致變形。腳趾的溫度較低,亦較容易令尿酸結晶沉澱,所以該處為痛風最常發作的地方。

此外,尿酸也和腎結石有關。血中尿酸大部分是由腎臟排出,一旦尿酸值升高,在腎臟的濃度也會升高。尿酸本身在不形成結晶或結石前,就能直接傷害腎臟內的腎絲球與腎間質,造成腎功能下降。一旦產生尿酸結晶而沉澱在腎臟,對腎臟傷害就更大。大量尿酸若沉積於腎臟,則會導致痛風性腎病及尿酸結石的發生,甚至最終會引發尿毒症。如尿酸鈣結石掉入泌尿系統,則容易造成尿路阻塞。

在家自測和醫院測量尿酸一樣嗎?

近年便攜式尿酸測量儀興起,不少糖尿病和痛風患者都會買回家使用,較前往醫院檢測方便。不過,便攜式尿酸測量儀和血糖儀一樣,都是從手指的微細血管採血,當患者血尿酸水平越高,尿酸儀測試出現誤差的概率也會相應增大。而醫院是從靜脈抽血檢測,且必須結合整體情況全面判斷是否患上高尿酸血症。即便如此,尿酸儀的價值依然相當重要,可幫助糖尿病患者觀察療效與監控用藥。因此,糖尿病患者依然應該每日使用尿酸儀檢測尿酸水平,掌握自己的病情波動。

 

FORA 6

正常人尿酸值範圍(僅供參考):

 

男性 3.5 ~ 7.2 mg/dL (208 ~ 428 μmol/L)

女性 2.6 ~ 6 mg/dL (155 ~ 357 μmol/L)

 

資料來源: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2014).

 

 

 

如何從飲食防範高尿酸?

每100克含150毫克以上的食物就算是高嘌呤食物。糖尿病患者,應該避免食用以下幾類高嘌呤食物,以免尿酸升高:

  1. 紅肉:牛、羊、豬肉等。

2. 海鮮:沙甸魚、魚卵、魚皮、魚乾等。

3. 動物內臟:腦、肝、腎、心、肚等。

4. 乾豆、發芽菜類:如花生、腰果、豆類(每天1杯豆漿的量無妨,但是急性發作期要禁食)、豆苗、豆芽等。

5. 菌菇類:草菇、香菇、洋菇等,菇菌類及蘆荀、豆苗、紫菜、黃豆芽等。

6. 飲品:海鮮湯底、西式濃湯,而酒精會影響尿酸排泄誘發痛風,所以禁止飲酒,尤其紹興酒和啤酒等嘌呤含量不低的酒類。平時應多飲水,幫助尿酸排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