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萎靡不振,經常呵欠連連,找不到明顯原因?這可能與你的呼吸有關。
精神不振與呼吸和肺活量有關
每人也會呼吸,但並非每人也懂得呼吸。當我們運動、或進行需要消耗大量氧氣的活動時(如工作、專心學習),呼吸肌(包括內肋間肌、背部和上肢肌肉、腹直肌、腹內斜肌)無法應付有效的呼吸,身體便會出現「無氣」的錯覺,引致因供氧不足而頭痛、頭暈、胸悶、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失眠等不良反應,打工仔和學生也不能獨善其身。
呼吸也與肺活量有關──肺活量是指當人一次用盡力吸氣,再用盡力呼出,兩種氣體的總量。氧氣從外界經口和鼻進入肺部,再與二氧化碳交換,氧氣被帶到身體各部份,而二氧化碳則被排出體外,這就是氣體交換的過程。人體各器官、系統、組織和細胞都靠消耗氧氣維持運作,換而言,氧氣充分與否大大影響身體是否有足夠能量運作。
如何提升肺活量?
做運動所帶來的好處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除可流汗排毒、瘦身消脂,更可提升肺活量。不管你選擇做什麼運動,簡單如瑜伽、跑步、行山,只要持之而行,肺活量就會逐漸提升,同時還會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與機能,讓身體更健康。
如何改善呼吸肌肉?
正如本文開首所指,呼吸會影響睡眠質素,巴西聖保羅聯邦大學曾邀請老人進行睡眠品質的研究,經過8星期的呼吸訓練後,發現老人的睡眠呼吸中止次數有所下降,熟睡情況亦上升,顯示呼吸訓練對改善睡眠品質有積極作用。
想強化呼吸肌肉,呼吸訓練器好比我們身體內的啞鈴,透過產生呼吸阻力以訓練吸氣肌以及呼氣肌。經過一定訓練後,不單呼吸能力、血液中含氧量提高,更可深入腹衡肌等核心肌群,藉增加肌肉量,加快新陳代謝。